分部实行依托单位和国家遥感中心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按照《国家遥感中心业务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及“小核心、大网络”和“共建共享、责权一致”的运行机制运行。加强同国家遥感中心和其他业务分部的联系和合作,通过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方式,凝聚一批高水平的专家与学者,取得若干重要的成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1.分部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 分部实行主任负责制,运行机构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含常务副主任1名),联系人1名,信息员1名。分部主任和副主任每届任期为五年,并报遥感中心备案。
2.接受管理委员会与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建议
分部在宏观决策上接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在技术支撑、开发规划和实施计划等接受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建议
3.建立和落实分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4.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及产权保护
(1)参加学术活动 积极鼓励分部骨干人员参加由遥感中心组织各类相关的学术报告。支持和鼓励分部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制度,支持和鼓励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到分部作高水平、前瞻性学术报告和讲座。
(2)科研年度考核 分部对各研究方向按照年度实施计划进行年度考核管理制度。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成果等级和数量,科研项目级别及经费数,创新团队及人才引进/培养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经济效益等。
(3)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利用现有积极的成果转化政策,通过学校产业处、大学科技园等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实行成果转化。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分部所有人员学习、工作期间产生的一切科研成果必须有分部的规范署名,调离分部时,将相关数据资料等备份移交办公室做资料保存。
5.科研设备管理与平台共享
分部有计划地实施科研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自主研制。保障科研仪器的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并实施数据共享。进一步整合学校及相关申请单位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和研究资源,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特别是公共研究、检测设备)相对集中,并加强管理。分部大型仪器设备和科研实验场所只要不涉及保密,均对室内外、国内外开放。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参与国家和四川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分析、检测和实验服务。
6.对外开放交流,访问和合作研究
分部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协同中心将积极主办和承办国际会议用于推进国际合作。建立访问学者制度,为访问学者设立专门办公区,为接受访问学者的科研团队设立专门的匹配科研经费。
分部鼓励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的合作研究,鼓励本领域和相关学科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相关省级遥感技术应用平台的合作研究,发挥各自优势。分部支持与鼓励与产业界建立紧密层次的合作关系,与代表国家水平的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促进联合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大力促进区域遥感技术集成应用成果不断向产业界转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部拟设立技术攻关专项和业务培训专项。技术攻关专项课题面向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开放。业务培训专项为遥感专业人员提供学术访问、深造和业务交流的条件。技术攻关专项侧重于中国(绵阳)科技城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特色。满足区域遥感集成应用需求;响应国家卫星遥感数据政策,促进军民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支持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技术攻关专项课题应当学术思想新颖,研究内容有特色,立论充实,研究方案可行,可望取得创造性成果或促进学科生长点的形成,研究结果有转化为工程应用的前景或对生产有指导意义